价格 | 180.00元 |
---|---|
区域 | 广东省 - 广州市 |
来源 | 广州市虎傲化工有限公司大一区 |
详情描述:
茶多酚中文名称:茶多酚中文同义词:茶精;茶多酚;维多酚;茶叶萃取物;绿茶植物提取物;CAS号:84650-60-2EINECS号:283-519-7英文名称:Tea polyphenol分子式:C17H19N3O分子量:281.36化学性质:淡黄至茶褐色略带茶香的水溶液、粉状固体或结晶,具涩味,易溶于水、乙醇、乙酸乙酯,微溶于油脂。耐热性及耐酸性好,在pH=2~7范围内均十分稳定。略有吸潮性,水溶液pH=3~4。在碱性条件下易氧化褐变。儿茶素类约占茶多酚总量的60%~80%。以绿茶及其副产物为原料提取的多酚类物质中,茶多酚含量大于95%,其中儿茶素70%~80%; 黄酮化合物4%~10%; 没食子酸0.3%~0.5%; 氨基酸0.2%~0.5%; 总糖量0.5%~1.0%。叶绿素以脱镁叶绿素为主,含量为0.01%~0.05%。据报告,茶多酚对细菌有广泛的抑制作用,对伤寒杆菌、副伤寒杆菌、黄色血溶性葡萄球菌、痢疾、霍乱菌等病原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,浓度为0.08%~0.1%,对真菌、酵母、乳酸菌及醋酸菌均无抑制作用。可有效地抑制口腔中引起龋齿的口腔变异链球菌,防龋齿的效果比氟化物好。另外,茶多酚具有抗氧化、抗突变、抗癌变、抗衰老、清除自由基、降血压与胆固醇等生物学功能。茶多酚有较强的极性,有一定的亲水性。天然抗氧化剂。茶多酚类遇FeCl3生成绿黑色或蓝黑色沉淀,一部分茶多酚类组分遇明胶产生灰白色沉淀。茶多酚与重金属盐溶液如1%三氯化铝或碱式醋酸铅的水溶液作用生成灰黄色沉淀。也能被 、硫酸钾等氧化剂氧化,与酒石酸亚铁生成蓝紫色络合物。主要功效:茶多酚是指茶叶中儿茶素类 (黄烷醇类)、黄酮及黄酮醇类、花色素类和酚酸及缩酚酸类多酚化合物的复合体,它们的结构除酚酸及缩酚酸类外,均具有2-苯基苯并二氢吡喃(黄烷)为主体的C6-C3-C6基本碳架,其中以儿茶素类化合物为茶多酚的主体成分,约占茶多酚总量的50%~70%,占茶叶干重的12%~24%,它是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,包括儿茶素、没食子儿茶素、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、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。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大致上是绿茶多于红茶,夏、秋茶多于春茶。含量:98%包装:25kg纸板桶。用途: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和抗衰老、降血脂等一系列很好的药理功能。我国规定可用于糕点馅、油脂和火腿,大使用量为0.4g/kg;用于肉制品和鱼制品,大使用量为0.3g/kg;用于油炸食品和方便面,大使用量为0.2g/kg(以油脂中的儿茶素计);用于含油脂酱料,大使用量为0.lg.kg。维A酸(维甲酸) 302-79-4 阿魏酸乙酯 4046-02-0 N,N-二甲基甘氨酸 1118-68-9 更昔洛韦 82410-32-0 枸橼酸他莫昔芬 54965-24-1 倍他米松 378-44-9 氨氯地平 88150-42-9 水杨酸 69-72-7 胞苷酸 63-37-6 盐酸特比萘芬 78628-80-5 吲达帕胺 26807-65-8 脱氢诺龙醋酸酯 94-09-7### 5-溴-2-甲基苯甲酸 79669-49-1####2-氨基-3-甲基吡啶 1603-40-3异丙基-β-D-硫代半乳糖苷(IPTG) 367-93-1 4-(1-羟基-1-甲基乙基)-2-丙基-1H-咪唑-5-羧酸乙酯 144689-93-0 去甲基金霉素 64-73-3 盐酸司维拉姆 152751-57-0 丙酸氯倍他索 25122-46-7 氢化 50-23-7 盐酸甲氧氯普胺 54143-57-6 乙酰螺旋霉素 24916-51-6###6-甲氧基-1-萘满酮 1078-19-9地索奈德 638-94-8 曲安奈德
联系人 | 高晓晓销售经理 |
---|